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朝霞通讯员沈商轩实习生王瑛琪贾伊
清晨,在洁净的菜场里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,再去选购新鲜的蔬菜,最后理个发清爽地回家。这是湖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后发生的日常一幕。
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8月14日介绍,2023年起,湖北启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。这项工作被列入湖北省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清单,全年计划改造(含新建)50家以上市场,目前一大半已实现焕新升级,老百姓的“菜篮子”越拎越舒心。
步入升级改造后的武汉中百市集水果湖店,智能新风系统无声运转,室内空气清新;56个摊位整齐排列,鲜肉区采用大理石台面配冷链柜,水果区装上了阶梯式展台,杂粮在亚克力容器中旋转展示……该市场经理介绍,智慧化改造后客流增长40%,25-35岁顾客占比翻了一番。这座拥有20年历史的老菜场,重新焕发了新活力。
安全智慧也是示范型农贸市场的必备。在武汉关南生鲜等市场,智能摄像头化身为全天候的“市场管家”,一旦发现地面垃圾或违规占道经营,系统瞬间自动识别并实时预警,市场管理人员迅速响应并及时处置,保证市场内干净整洁、经营有序。此外,关南生鲜市场还开辟了特色公益摊位,附近村民自产的新鲜蔬果得以零租金在此销售,既丰富了市民餐桌,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绿色通道。
如今的农贸市场,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买菜的地方,而是融入了更多的新兴业态。
“老板,刚买的小龙虾您帮我油焖一下。”在武汉英鹉集市,刚下班的市民小张拎着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请摊主加工,“里面是菜市场,外面是可以加工的美食街,直接在这里解决晚餐。”
该集市是英鹉生鲜市场升级改造后新打造的业态。每到夜晚,来吃晚餐和夜宵的“上班族”络绎不绝,原本以中老年人为主的菜场,如今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。据统计,转型后的英鹉生鲜市场人流量增长了两成,成为了年轻人喜爱的新去处。
贴心的服务细节更让人暖心:小修小补、免费取冰、共享雨伞……从“菜篮子”到“生活圈”,这些农贸市场正聚合多元业态成长为社区生活综合体。
我省农贸市场的这场“焕新革命”,不仅是改造物理空间配资平台提供咨询,更是更新城市(300778)公共服务。随着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,湖北将探索更多“农贸市场”的新模式,持续为市民的美好生活助力。
汇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